感谢jnjn投递:
著名漫画作家希尔弗斯坦有一本传世之作,叫《失落的一角》,故事讲述的是失落的一个小圆角一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大圆满的故事.其实在互联网上有着很多这样的"一角",许许多多的网站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会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
著名漫画作家希尔弗斯坦有一本传世之作,叫《失落的一角》,故事讲述的是失落的一个小圆角一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大圆满的故事.其实在互联网上有着很多这样的"一角",许许多多的网站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 会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谁也无法在一开始就清楚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适合自己的生长,什么地方才是属于自己的大圆满,所以才会出现同样运作方式和制作内容的网站在一个国家人气鼎沸,在另一个国家却落魄尴尬的现象.希尔弗斯坦在故事的结尾让一角留下了残缺之美,但相信这并不是互联网创业者希望看到的结果,在他们的理想中,更期望现在的环境就是自己的大圆满,也期待着能够与大圆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视频 美国的春天VS中国的寒冬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土豆网的这句口号或多或少反映出视频网站在一夜之间大红大紫的原因.正因为现代生活中个性的张扬获得不断推崇,人们才更加乐意并且大胆地在网上共享自己的视频集.就在两年前,在互联网上做视频的人还很低调地称自己是做播客的,好象说做视频总跟非法经营脱不了干系.但是在一夜之间,YouTube这个"暴发户"的出现让国内所有做"播客"的人都瞬间获得顿悟,于是大家又都大张旗鼓地将视频摆在了桌面上,指望着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暴发户.
坦白来说,作为典型的Web2.0运作模式,分享在YouTube上并没有获得什么脱胎换骨的创新,只不过是让大家可以免费共享视频,同时让每个人都可以上传各种各样的视频片段.但就是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做法,让YouTube的人气一路飚升,突破1亿的访问量让其在Alexa上的排名也顺利稳坐前5强.
说国内的视频网站都是模仿YouTube而做起来的也许并不客观,因为国内的视频网站一直就存在着,说播客也好,说 P2P也好, 不过是为自己戴个帽子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视频产业直到2006年才明显有所起色.2005年,全国还仅有5500多万用户,而到了 2006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接近8000万.宽带用户数量的迅速膨胀为视频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营养环境,也难怪在2006年国内的视频网站就增加了180多家,预示了视频产业良好的发展趋势.
就在国内的视频网站都摩拳擦掌向YouTube看齐时,2006年10月9日爆出的一条新闻则向很多人猛泼了凉水.当天 ,Google宣布其已经通过股票交换的方式,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虽然Google表示收购完成后YouTube还是保持原本的独立运作,但是这一消息还是严重影响了众多视频网站老总的商业情绪.
自2006年9月起,新传国际、千橡集团先后爆出裁员消息,一度被评为最有潜力的Mysee也因为老总的更换呈现明显下滑态势,现已逐渐淡出视频市场.国内视频产业仅在2006年就全面地感受了一次热胀冷缩效应.时至今日,曾经风靡一时的视频网站都纷纷倒闭, 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在Alexa的前500名线上动荡游走.面对这个提前来临的冬季,业内许多人士都放言说国内的视频网站将进入一段长久的冷冻期.
在美国这片推崇无尚自由的土地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在抽枝发芽时所得到的生长空间都比较宽松,电影、游戏都是如此. YouTube只不过是众多发展起来的新兴网站当中的一个,他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片肥沃的土地.一个稍微有些出格的视频,在美国可以无限上传,放到国内可能就被Pass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YouTube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忠实用户 ,而国内的视频网站做的时间再长也只能做成本土化的原因吧.
既然冬天来临的事实已不可避免,那国内视频网站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走向了.爆米花网就正在与央视洽谈合作事宜,想要在网站内容上进行拓宽.还有一些网站在计划结合3G手机服务建立付费视频下载系统,虽然3G运营商在努力地让其赶在08奥运时顺利推广,但政策和市场的种种不完善让这一理想也变得有些梦幻色彩,期待着靠3G来改变自己命运的视频网站恐怕走的是一条钢丝绳.
网游 道德回归VS极端利益
曾经被无数家长深恶痛绝的网络游戏在成功地"毒害"青少年的同时,也光明正大地发展成了一项产业.当今网游时代的研究核心已不再是网络游戏能给国民带来多少利弊了,大众更加关心的是哪款游戏更能吸引自己,哪款游戏可以真正实现永久免费.
自网络游戏被冠以产业的头衔以来,美国就从未放弃过对擂主地位的追求.高度发达的科技加上自由至上的施展环境,为美国网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膨胀空间.虽然有政府支持的韩国用空前的速度发展起了自己的网游市场 ,但这一历史还是在2004年被美国成功改写,后者顺利成为全球范围内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份额的佼佼者.在最近一次的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统计中,美国以12亿9千万美元居首,韩国和中国分别以8亿1千万美元和 7亿6千万美元排在二、三位.
如果说美国人天生拥有的自由发展环境为网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契机,那挨着咱们的韩国则足以为我们写一本网游产业的发展教程了.在这个名副其实的网游盛产国里,《天堂》、《传奇》、《热血江湖》各种版本风靡全球, 哪怕是韩国学生新一期暑假的开始都能给韩国网游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网络游戏在韩国已经成为男女老少全民参与的大众娱乐活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韩国这样在短短几年之内将自己的网游产业发展到极致.
对于韩国人而言,网游产业之所以能如此迅速而健康地成长,其实是源自于1997年的那场深重灾难.一场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让所有韩国民众都看到了单一重工业的绝对倾向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稳固发展,在国家经济倒退5年的阴影下,韩国政府将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在了互联网上,他们期待着多元化的产业特征能带动国家尽快走出这片巨大的阴霾.
于是韩国政府大力构筑高速光缆主干网络,同时发动全国妇女一起学习互联网知识.个体经济同样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严重打击的民众也乐意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游戏当中,在网吧受到青睐的同时,一些人也合乎时宜地将自由资金投入了网络产业.于是,网游就在如此强大的催生剂下迅速地膨胀起来.
比较来看,中国网游产业的发展则更适合用"创新"来概括.国内的这一领域并没有像韩国的网游产业那样幸运地获得政府的大力推动,更多的还是一些传统企业者和年轻创业者在这片荒地上苦苦耕耘.不过中国大众的喜好似乎与韩国民众的口味颇有几分类似 ,即使没有政府的"网络培训课",网游还是迅速在大城小镇的网吧里受到推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游戏在2006年拥有了3112万用户,并带来了65.4亿元的收入,成为继美国、韩国之后的第三大网游盛地.
随着《梦幻西游》、《征途》创下一个又一个人气神话,国内网游产业的极端化发展被一些"道德论者"提上了桌面.《征途》在突破75万同时在线人数的同时,也被人指责"道德沦丧",就是因为他所制造的鼎盛人气完全来自于他对现代人心底阴暗面的成功挖掘.暴力 、欺骗、残忍,一切被国人所不齿的生存动机在这部游戏里都得到了完美体现.其实又何止是《征途》,绝大多数玩家之所以迷恋网游不就是图个征服的快感么?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听从指挥看人脸色,到了虚拟社会你就可以称王称霸看谁不顺眼就格杀勿论.要获得这份快感不过只需要自己花点时间掏点钱而已,于是才有了那么多人拥挤在网吧里的盛况出现.
近日,韩国政府又突然担心起青少年沉迷网游的社会问题,相关法规的完善也成为讨论议题的核心,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家长们整天讨论网游毒害青少年的情景.不知道中国哪天也会像韩国这样来一次道德讨论的回归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不知道政府在全民道德与网游产业中间又会做怎样的权衡呢?
下载 寡头垄断VS太平盛世
你在用什么下载工具呢?是迅雷、电驴,还是BT或者是网络蚂蚁?除了一些比较偏僻的网络环境,基本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所使用的下载工具都呈现出绝对的寡头垄断状态,无非就是迅雷、网络蚂蚁、BT和电驴几种.中国的用户可能选择范围还稍微广泛一些,影音传送带、网际快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2002年,邹胜龙和程浩在美国硅谷开发出迅雷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一工具真正飞黄腾达会是在中国.直到2003年1月这两人回国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代)的时候,迅雷还是一款漏洞百出的产品.但就是这样未发育成型的产品意外地从IDG VC获得了第一笔投资.随后,迅雷又成功地从IDG VC和晨兴集团(Morningside)获得近千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
如果没有当年P2P在国外市场的风行,可能也就没有迅雷的诞生.两个人随意的跟风却造就了当今中国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下载软件之一.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 ,迅雷的日上线用户已经超过了1300万,在所有软件的流行度中排名第二,用户量也已超过了6100万.不过有一点很奇特的是,当年的迅雷出生在美国没能受到美国人的青睐,却在后来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出现了前呼后拥的热闹场面.
有人说这是因为迅雷可以光明正大地违法,各种盗版软件和电影的下载都在打着国家法规的擦边球.可惜的是这种说法还不足以对迅雷造成致命的打击,因为这样的事例在互联网数不胜数,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如果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整治这个巨大市场的话 ,那迅雷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电驴也是目前互联网下载工具中的佼佼者,只不过不断流失的用户数量让其最近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8716名的排行榜单也让它远远逊色于迅雷.随着P2P市场的日渐壮大,用户对于下载的要求也愈发苛刻,虽然电驴不断强调自己的完全免费和中国化特色,并且在许多网站上都获得了"专利权",但这也无法阻挡其人气一降再降的落魄趋势.
相比之下,在国内知道影音传送带的人可能就要远远少于知道迅雷和电驴的了.实际上影音传送带是第一个在国内实现 MMS(多线程)、RTSP(PNA)、HTTP和FTP全功能的下载工具.与迅雷比起来,影音传送带的流CPU占用率更低,并且有着明显的流下载特点.如果单论功能的话,它并不比迅雷和电驴差,但由于国外的下载工具在中国的宣传造势远远超过了这些"本土化"选手,加上国内用户对于下载工具的一种潜在依赖性,即使影音传送带的功能再强大,可能也无法在短期内将迅雷的用户抢过来.
至少到目前为止,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下载工具的垄断现象在这个市场还稳定地持续着, 似乎也没有人扬言要去毁灭迅雷的平静生活.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平静下面是否存在着暗流的涌动,这样的太平盛世能够持续多久?
搜索引擎:百度VS Google
这是两个在外型上惊人相似的搜索引擎,但外表高度相似并不代表内在品质和理念的一致.
Alexa流量统计显示,Google的访问IP量基本保持了较为固定的数值,而百度在2006年,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开始失去用户,访问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Google是一家受到全世界尊敬的企业,它至少打破了微软神话,它从微软对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而衍生的对软件产业的控制中突围出来,不仅开发出了优秀的软件产品,并且股票市值超越了微软,这不像百度,百度对IE以外的浏览器的支持能力远远弱于Google.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一次讲话中提到,Google不是为股东服务,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理念,这也是Google成功的重要原因.事实上 Google在股票市场的疯狂让所有投资者吃惊,它的营收业绩也同样让其他互联网企业们羡慕.
向企业提供搜索引擎技术服务的想法失败后,百度就一心一意学习Google.在历史上,百度赶上了几次好机会,从而使自己迅速长大.最初百度的竞争对手是3721、CNNIC等,最火的时候,三家厂商在代理商市场上打得你死我活,这也就是当时搜索引擎代理渠道混乱不堪,厂商折扣一降再降的"战国"时代.其后,这一市场的龙头老大3721被雅虎收购,市场迅速萎缩,尤其是再之后阿里巴巴介入雅虎中国,一次次整合使雅虎中国陷入阵痛中,这给了百度喘息的机会.同时 ,已经向中国人提供了多年中文搜索服务的Google一直未进入中国关键词销售市场,之后又因政策问题而导致一些服务不能在国内使用,降低了用户体验.在这样的空隙中,百度高速成长.当大家发现搜索其实是一个大金矿时,为时已晚.2005年,Google股票的热涨让中国互联网也疯狂起来,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开始大推搜索引擎.而这一年正是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关键时刻,这一把火烧得恰到好处.其结果是搜索火了、百度火了,百度几乎成了中国搜索引擎的代名词.
高度相似之下是二者的重大差别.在李开复谈论Google建造庞大的信息服务体系时,李彦宏则在自己的博客里贴上了信息鸿沟的内容.Google的地图服务正试图把地理信息和商业信息以及更多其他信息连接起来.不难想象,假如Google真的做到了,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再访问Google地图的网页时,看到的将是一个虚拟社会,它与真实的社会形成一一对应.
百度在跟从Google的道路上开始出现技术瓶颈,这也许是百度没有推出一些服务的重要原因.当然 ,百度也正在试图摆脱Google的阴影,向社区网络进军.从之前无名无姓的搜索用户到如今要形成高粘度的社交群,这个转变以百度贴吧、百度个人空间等频道的出现为标志,虽然它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还不成气候.
一个是世界级的搜索巨头,一个是中国的搜索第一名,二者面对的市场目标高度重合,都是以出售搜索关键词获得广告收入为主,二者也分别在美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Google已经成长为互联网巨无霸,而百度的营收只相当于Google净利润的零头.
被Google改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也是Google每推出一项新服务都会被大家关注的原因.一位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专家就曾感慨地说:"Google的出现正在逐渐消灭图书馆,我就要失业了."Google不但在改变互联网,也在改变着传统世界.这正是 Google伟大的原因.相比之下,Google做的是一份事业,而百度做的只是一家企业.一个注重信仰,另一个则注重钞票.我们可以看到Google的广告老实地呆在浏览器的右栏,而百度广告则挤满了搜索空间.百度甚至还开始悬挂旗帜广告 、开启了视频广告.已经取得了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降低用户体验似乎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忘了自己是搜索引擎,核心任务是开发更新的搜索工具,在将来的竞争中,如何保持优势?
社区网站:天涯VS Myspace
Web2.0的核心是互动,如果以此追溯,互联网最早的大规模应用是BBS.由用户自己创造的内容在社区里被浏览,从而吸引大量网民.
早期的互联网上内容匮乏,远不如今天这般, 一个搜索引擎的缓存服务器里储存的内容多过任何一部百科全书.因此早期的互联网更讲究的是每个人的奉献,即由个人不断努力,为互联网增添内容.互联网本来就是由草根首先发起进行大规模应用的,所以说,所谓的Web2.0其实是最早的互联网应用,只是在之后被商业化力量不断冲击,及至边缘化了.
至今人们回忆起新浪网的起家之路,无一例外地会提到四通利方BBS,作为当时,甚至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最红火的BBS,新浪依靠它在网络上成名;而当立刻盈利的冲动袭来时,曾经雄霸一方的新浪论坛又被不断整顿,大量网民流失, 到如今已不成气候.但显然,如同在丢弃了相当多的有很好前途的业务之后再把它拣回来一样,新浪也希望再重振BBS.1月初,新浪大张旗鼓进行新浪论坛10周年庆典活动,意图重新吸引大家的眼球.但肯定的是,尽管新浪社区的服务能力、设计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一些缺少资金的独立社区网站,但新浪已经不再被网民们视为社区的首选.
社区的重新火爆,来自Myspace.如果说起资历,无论是天涯社区还是西祠胡同都是它的大哥哥.西祠胡同因为涉及网民张贴非法内容而遭遇草根内容控制难的大讨论时 ,Myspace的创始人还在给人打工.几年之后,西祠胡同已经被人收购,天涯社区仍然在为如何活下去操心时,Myspace就已经以不错的价格卖给了默多克,它也获得了Google 9亿美元的广告支持.
Google的9亿美元只是为了买下Myspace的一个广告条,这让所有社区网站羡慕不已.Myspace获得这 9亿美元的广告合同也有自身的价值所在.仅仅2年的功夫,它就成为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 访问量甚至超过了mail.yahoo.com,并且它以朋友为核心不断扩张的交友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它以每天超过20万新注册用户的速度增长.支持者认为,这些眼球时刻可能转化为商业收入,Myspace会立刻成为新的成功者.
Myspace又显得单一和脆弱.追究本源,类似于Myspace这样的社区网站其实是最早的互联网应用的升级版,只是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应用,基本原理并没有差别.它当初不能成为模式而被边缘化,自有它无法快速被商业化的道理.Myspace的收入仅仅来源于与Google的一纸合同 ,并且这份合同还有着对访问量的限制,假如Google不满意它的表现,Myspace将难免遭遇重大挫折.
对于如何活下去的思考,国内的社区网站远比Myspace更为先进.互联网广告被炒作起来的时候,社区网站们都认为广告收入就足够了,但是,当雅虎取得巨大成功时,国内尚无一家门户网站仅依靠广告收入就能维持(直到今天广告也不能维持任何一家国内门户网站盈利).只有在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SP模式出现,网站们才靠短信挣来了钱,于是天涯社区也开始寻找短信收入.但在几大门户网站强大势力的挤压下 ,国内的社区网站在营收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在Myspace获得超速发展的同时,天涯等网站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努力,但他们仍然不得不面对缓慢增长的现实.门户网站们的产品线不断扩张,其中腾讯等努力经营社区,夺走了相当数量的眼球;博客的出现也让社区更加个性化,这都削弱了纯社区网站的实力.2004年, Web2.0被以滥情的方式介绍给中国人.和互联网最初进中国时一样,一个简单的东西被念歪了经的和尚们随意诠释,这在中国煽起了足够热闹的"草根风".虽然在2004年天涯社区几乎领导了所有由草根们创造的全国性话题,这些话题包括易烨卿的"贵族生活"、一位南方女孩的"卖身救母"事件等,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但这些流量在向收益转化时,却断了链条.
中国显然不缺少网民,也不缺少希望因网络而获得更多交流机会的人群,或者说,这些人群并不仅仅依赖互联网来工作,他们也同样需要通过互联网来生活、娱乐,所以他们需要互联网实现更多的定制化服务.但是,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样的人群所形成的需求在美国尚未能产生出一个合理的收益模式.如前所述,尽管Myspace已经被收购,并获得了9亿美元的合同,但这样的收益链条过于脆弱,Myspace仍然未能得到传统广告商的支持.在中国,还不存在如Google一样强大的企业, 也就无法存在由这样的企业而延伸下来的网络产业链.在各网站都在为广告收入的增加而努力时,天涯这样的社区网站的眼球就只能被边缘化.同样,我们也看得到,Myspace之外,美国第二名的社区类网站只有Myspace二十分之一的流量,这其实是一个残酷的对比.既然应该成为一个产业,为什么却只能培养出一家网站来?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博客很难成为独立的网站,因为它缺乏有效的盈利方式.对社区网站来说,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现实, 所以西祠胡同会被收购.社区的价值在于吸引了用户,但它无法产生直接效益,因为它在来自于草根的同时,为了避免实现草根的利益最大化,就不得不让草根们免费向他人供给.它毁掉了利益链,它也只能吞下这枚苦果.而一些社区类网站也开始尝试着以使用户受益的方式重新赢得高质量内容的出现和重建利益链条.据一份国外媒体报道称,目前草根们最初的共享冲动早已转化为利益诉求,比如,能够被Myspace首页推荐的草根文章链接的机会,甚至低于在《华尔街日报》这样的传统媒体发表一篇文章.互联网并没有改变草根成为精英的成功比例 ,它最多只是为草根们提供了另一种展示机会.这样的特征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是相同的.
2000年,国内一位创业者曾经推出可无限制申请的BBS,任何网民注册之后就能申请自己的BBS.如今,我们还知道有这样的网站吗?同样,2000年时,无数社区网站出现又消失,都是今天这些Web2.0创业者们的前车之鉴.就目前来说,对社区类网站而言,需要考虑从社区之外获得利益,想办法把这些有着较强使用习惯的用户们留住,然后,使他们在享受社区服务之外,再获得其他服务,从而成为有价值的眼球,因此, 被收购或者与其他网站的合作可能是它们最好的出路.李开复就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国内的Web2.0网站可以考虑与Google的合作,以获得收益.
区域门户:马太效应VS蚂蚁搬家
虽然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像样的区域门户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声音,但作为打破马太效应的最强势力,它的出现和发展值得期待.
在国内,最早尝试区域门户的主流门户网站新浪网曾经开通了多个区域的门户页面,但在其后,因为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页面又悄然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小型资本在这一领域的尝试.
马可・波罗成为名人是因为他游历了很多地方,而在如今的互联网上,能够达到马可・波罗成就的人成群结队.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互联网把地球变小的同时,也同样使我们的世界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域,扩展到了更遥远的空间.但是,这些遥远的空间实际上属于"长尾",因为世界上只需要一个马可・波罗.互联网的优势使得它通吃了"长尾"效益,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于网民而言,最根本的利益仍然是与他真正的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小型的圈子,这个圈子并未因互联网的作用而被肆意扩大,它仍然被强烈的地域特征所局限.
新浪开通区域资讯页面的失败,也向我们证明了赢家未必能够通吃.
互联网应用在继续细分,互联网上的需求也同样在被细分.而实际上,区域门户与大型门户的冲突是直接的,二者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从用户身上获得利益的方法也是相同的.我们看得到新浪能够取得每季度获利几千万美元的业绩,而区域门户至今仍然在往里面倒贴钱,并因此而忽视了它们,这显然会犯错误.中国可能只有一个新浪,但它还会存在3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往下延伸到市、县级的区域门户,当产业链成熟时,由它们所迸发出的总价值量,将远远超过新浪,甚至是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的总和.
互联网经济仍然是传统经济的延伸.在传统经济中,区域经济构成了庞大的经济群体,并且是经济体的主流.对于媒体而言,除了华尔街日报,在美国,最具有发展优势的仍然是那些区域中较活跃的社区报纸.它们可能未必为我们所知,但它们因为为特定地域的人群提供最有指向性的服务而获得了最好的生存空间.在国内,华商集团对区域类媒体的布局曾经颇成气候.虽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而不得不出让了部分区域媒体,但这个尝试也为区域媒体的联合做出了范本.在互联网上 ,这一过程将来得更晚一些.大量的小型资本在区域门户盘踞,虽然这些资本之间的联系显得并不紧密,但它们的力量是惊人的,并且因为利益的问题,这些资本之间形成合作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中国,因为特殊的环境使然,这样的资本合作将可能来得更为容易.现有的区域门户中,其中一个最庞大的资本来源是政府出资、当地的区域媒体出资等,虽然这样的资本在进行市场运营时可能缺乏民间资本的灵活性,但它们有着很好的血缘关系,较容易形成联合.
少数另类资本的参与已经说明了区域门户的前景.在湖南,由民营资本主要参与的红网的发展走在了其他区域门户的前面.因为资本的灵活度较高,其发展速度也更快,能够创造出更多吸引人的服务,并因此获得效益.
但是,区域门户中,类似红网这样来自小规模资本的网站的未来还难以预料.我们不能忽视一直在考虑通吃通信产业的电信运营商们.几乎把区域门户普及到了中国所有的县城的电信运营商,成为了区域门户中最有可能胜出的竞争者.但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的体制又是怪异的,比如中国移动,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家电信运营商, 也可以说它其实是由几十个省的移动运营商拼凑起来的.因为其旗下的各省市电信运营商的经营自主权较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合作并非是亲兄弟之间借点钱这么简单.这也导致了由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所建立的各地信息港的联合出现了难度.中国电信甚至一度推出其门户网站,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量信息港之间缺少沟通,难以成为一盘棋.这些已经普及到了县城的区域门户如果能够形成某种形式的联盟,并以更为合适的管理方式把它们统一起来,由一只只小蚂蚁来"搬家",谁也难以预料这是否会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巨无霸.
责编:潘雷杰
--
我喜欢的女孩
有着一头秀丽的长发
她爱哭易怒,喜欢吃醋
但是她脸上灿烂的笑容
却是我最大的幸福。
http://hi.baidu.com/xiaowei_ustc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